您好,欢迎来到海蓝幸福家官网!请登录
手机版
关注海蓝
孩子,并不属于我们,他们只是借由我们来到这个世界。我们培养孩子,不是为了让他听话,
而在于能够打造一个独立面对风雨,无论遇见任何境遇都能够恢复内心的宁静和与人的和谐,并继续向着自己梦想挺进的灵魂。
获得幸福人生,孩子最需要具备的,不是语数外的成绩,而是抗挫折能力。在家长课堂当中,
每一个孩子的问题,都会从目标、态度、知识、技能四个方面找到答案,带领家长成为培养自己孩子独一无二的专家。
孩子写作业的难题,有妙招
讲述人:佚名 群众
1076次浏览0次收藏2018-06-22 10:37:05


-1-


我有两个儿子,老大13周岁,老二6周岁。


一直以来,我和老大的关系总是以“我的事你不要管”开始,以各往各的房间走去告终。


而我和老二的关系一直都非常好,可以用“亲密无间”来形容。


我一直不明白:一起养得两个孩子,为什么差别这么大?


上完家长课堂,我算是明白了,因为面对老大,我总是批评、指责、命令的态度。


就以每周末的作业为例:


每个周日下午3点钟左右,老大就开始忙忙碌碌写他的作业,差不多一直要写5个小时,写到晚上八点多,但还是有很多作业没写完。


到了这个节点,他会焦虑,但也不迫切,没有那种一定要写完的心态,就想着:写不完就算了,写不完就不写了。


每到这个时候,我就会说:“为什么周六不做一部分!非要等到周日下午才急急忙忙做?哪能来得及?”


随这些话奉送的,就是一脸责怪和一个白眼。


这个周日,我想换一种方式来试试。


我走进书房,柔声说:“儿子,都写了这么久,累了吧!你能坚持写这么长时间作业,已经很辛苦了,实在写不完,就别写了,洗洗睡吧。”


儿子听了我的话,顿了一下,说:“我要写完,实在写不完,明天6点起床继续写,赶在上学前写完。”


我抱了他一下,说:“儿子,谢谢你对自己负责!”


第二天,老大早起写完作业,还告诉我:“妈妈,下个星期我要周六开始写做作业,就不用这么匆匆忙忙赶了。”


在作业问题上,我运用了课程里的“表扬和接纳他的情绪”,要让孩子知道我和他站在同一战线,理解、鼓励和表扬让孩子更加努力。




-2-


这是发生在本周六晚上的事。


哥哥无意间碰了一下弟弟的肩膀,弟弟就闹情绪,怎么都不肯上2分钟后开始的网络英语课。


我和爸爸安慰他:“疼吗?给你揉揉!”哥哥也解释说是无意的,可弟弟就是哭哭啼啼地闹,一直在情绪中。


如果没上家长课堂,我的反应肯定是:“别哭了,这么轻轻碰一下哪会疼,上课和哥哥碰你是两回事,快点上课去。”


这次,我想试试另一个方法。


我先让其他家人都撤离房间,谁都不能说其他的话,只是柔声细语地告诉弟弟:“我们先出去一下”。


就在我们离开不到3分钟,弟弟已经和外教老师聊得眉开眼笑。


上完课后,他已经全然不记得刚刚发生的事。


《不完美,才美》一书中提到:如果我们对自己不是后知后觉,而是学会当知当觉,就不会情绪中伤害自己,伤害他人,当情绪来袭时,停止,停止与人与己的对抗行为,离开产生情绪的现场,接纳孩子的感受。


孩子是父母的镜子,孩子所有的行为,基本上都是父母的行为和思维方式的翻版,花心思力气改变自己,孩子自然就发生改变了。


于是,我也总结以后和孩子发生情绪后中的应对:


事情刚发生时,我会先暂停五分钟,“事情是怎么发生的,为什么会是这样?”闭上眼睛,是思想回到自己的本身。


中间,我会冷静再冷静,如果孩子和自己都情绪激动,就先撤离现场,待自己找到我初衷是什么?我的意愿是什么?是要控制发泄还是要接纳。


事后,我会告诉孩子我的感受,倾听他的感受,换位思考他的感受,向孩子致歉,一起探讨如何处理是双方都接受的解决办法,再次发生该如何制定规则,尽量在当天解决,制定的规则是要双方都自愿接纳,能坚定履行。


 


-3-


每个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懂事、有礼貌、学习好,十全十美的优等生。

但,我们可曾问过自己做到了哪几样?


孩子明明是天上飞的小鸟,却偏偏把他放在鱼缸里,当鱼来养。


孩子明明喜欢摆弄破布头,你却要求他玩你买的高级玩具。


父母真的需要好好问问自己:你到底了解孩子吗?孩子真正需要的是什么?


孩子打针哭闹的时候,你有没有蹲下来问问他感受吗?还是就来一句:“又不疼,别哭了!’


久而久之,孩子不被理解,情绪不被接纳,内心的不满不断发酵……


在与教练交流育儿困惑时,她们总是不停的问我:“在与孩子的冲突中,我的感受是什么?老大的感受是什么?弟弟的感受是什么?我做了什么?说了什么?”


每一次的问与答,让我反复地还原现场,去寻找答案,去探索当时自己和两个孩子为什么会做出这样的反应和举动。


啊,我明白了——一切的情绪我们都是为了发泄自己,最后是自己爽了。


经过这次家长课堂,我深深体会到了:所有的情绪是因为自己不满,其实对方需要的是去感受他的情绪,接纳和尊重他的意愿。


让孩子感受到爱,柔声细语地和孩子说悄悄话,去拥抱孩子,倾听孩子的感受,感受不到的爱等于零。


每个人的内心是孤单脆弱的,我们不可能把所有的痛苦变成快乐,我们只能与痛苦和平相处。


放下痛苦,让爱来安抚自己的内心世界,让爱来安抚孩子无助的世界,我们聚在一起是因为心里有爱。


愿所有妈妈和爸爸能放下批评、指责、命令,给孩子一个健康快乐的童年。





加入收藏(0人气)
分享到:
访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