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海蓝幸福家官网!请登录
手机版
关注海蓝
在每一个不如意的时刻,我们最不缺少的就是对于自己的不满、挑剔、指责和评判,我们最缺少的是接纳、谅解、关怀和安慰。
自我关怀,就是对待好朋友一样对待自己,在每一个艰难的时刻,能够带着关爱和支持,去宽慰和体谅自己,让自己有勇气继续面对生活的风雨。通过自我探索和自我关怀,每个人都能够不再通过外求来满足自己内心的渴望,成为生命的主人。若你对自己感到不满,请将自己变成自己最最贴心的朋友!
当自我苛责一再得不到认可, 自我攻击就会演变成一种生活方式
讲述人:佚名 群众
1443次浏览0次收藏2018-06-15 10:42:04



我自认为还不是一个残忍的自我批评者; 不过,我也未能免俗。值得庆幸的是,我有一位慈母,在我长大成人的过程中没有对我横加批评。


但是我依然相当的糟糕。自我批评在我们的社会很常见,对女性而言更是如此。我也被困扰过许多女性的问题所折磨着:父女问题。


我的母亲和父亲在南加州的校园里邂逅。她是一位返校节女王,其丝带、鞋子和手包总是相得益彰; 而我的父亲也是校园里的风云人物,聪颖、强健、帅气并且志向远大。在他毕业之后,他们就结婚了,在城郊租了一套房子,并且有了两个孩子——一男一女。


很快我的父亲就成为所在公司年轻有为的执行主管,而我的母亲则辍学居家照顾孩子。美国梦啊!



 

那个时候,20 世纪50 年代已经过去,正值60 年代——史无前例的社会大变革时代。


我的父亲也卷入了周围的变革中,并且感到他的生活已经成为一种禁锢,


但是他却未能以成熟的方式应对。


在我还仅有三岁的时候,他离开了我的母亲、我的兄弟和我,摇身一变成为一名嬉皮士,去了夏威夷茂伊岛上的一个小公社。


那儿与我们所在的洛杉矶远隔千山万水,我也只能两三年才见他一面,并且主要是在暑期中相见。


在我们探访他的时候,尽管他的慈爱依然深沉,但是由于深陷嬉皮之中无力自拔,以致他无法明辨洞察, 他甚至不承认抛弃了我们。

“ 这就是我们的业障。”他慨言。


在我八岁的时候,有一次我们用“ 爸爸”的称呼问了他几个问题,他转过身来对我和我的兄弟郑重说道,不要再叫他爸爸了。他想让我们使用他的新名字,“ 狄俄尼索斯( Dionysus )兄弟”,因为“ 在世界末日的时候,我们都是兄弟姐妹——上帝的孩子”。


我曾一度小心呵护我们之间不堪一击的父女关系,不过那时看来父亲已经断然拒绝了他的父亲角色。


父亲已经离我们远去了,无论在情感还是空间上。我一下子就崩溃了,但是我不能哭,也不能表现我的反应。我不想冒险失去仅存于我们之间的那一丝温情。


所以二十余年来,我发现自己一直处于尴尬的境地,不知该如何处理我们之间的问题——在少有的面对他的时刻。


我实在无法叫出他的嬉皮士名字,所以就干脆什么也不叫了。

“ 呃,嘿,哦,请把盐巴递给我?”


这种拒绝在我的心灵留下了深深的伤痕。


你可能见过我高中时候的男朋友。尽管我品学兼优,妩媚动人,待人友好,但是我基本上只喜欢那些不喜欢我的男孩子。


我被他们深深地吸引住了,尽管他们吸引力平平,对我也没有献殷勤。我对自己的价值一无所知, 某种意义上,我试图再次体验与我父亲之间的关系——可能无意识中希望把拒绝感神奇地转变为接纳。


最终,我的所有男朋友都甩了我,虽然当时曾让我大感意外,但现在看来似乎也讲得通。我只是再现了某种场景,印证我是个无人喜爱、被人遗弃的女孩子而已。





到底有多糟


虽然,这份不安全感曾让我做出过愚蠢的决定,郁郁寡欢,但这还不算最糟糕的。让人遗憾的是,自我批评的破坏力甚至更强。


不胜任感以及自卑感通常与自我伤害的举动联系在一起,如嗑药、酗酒、飙车、自残等, 这些实际上都是外化或者释放痛苦的尝试。


极端情形下,如果自我批评一再得不到认可,

自我抨击演变成一种生活的方式,

某些人可能会走向不归路,以逃避现实的痛苦。


许多大样本的研究表明,极端自我批评者更可能选择自杀。羞耻感和无意义感会让人们把自己看得一无是处,以致摧毁了我们最为根本的生存本能——生存意志。


把自我批评者和自杀联系在一起的思维模式,可以从下面这位抑郁症患者的博客中看得一清二楚。


“我的全部生活都沉沦了。我总感觉好像哪儿出了问题,让我愚蠢、丑陋、污秽。我想多交朋友,却不知如何入手。曾经我也有一两个朋友,但最终都离我而去。


他们有些人背弃、伤害了我, 也不知道我究竟做了什么让他们恨我如此之深。我不能公开地说太多,因为言多必失,有人可能因此而嘲笑、羞辱我。


即使有人很友好,想和我交朋友,我最终也会把他们“ 赶 ”走。我孤独落寞,死了才会解脱吧。我想过死,因为我一无是处,无人怜悯。


我也不爱自己。痛快地死去总好于只剩下一具躯壳。”


上述悲剧性的想法可能比我们所料想的还要普遍。在全世界,每年大概有一两千万的人试图自杀。


遗憾的是,这一令人震惊的暴力举动

通常只是我们并不陌生的内心暴力——严厉的自我批评的外部表现而已。


出路


尽管看清自己心理的模式对每个人而言都很重要,但同样重要的是, 我们不能对此妄加评断。


如果你习惯于自我批评,请记住你的行为实际上只是自我关爱的一种扭曲形式,它在试图让你安全无虞,一切有条不紊。


如果你认为苛责自己都是徒劳,

你也就不会苛责自己了。


但是就像仇恨无法克服仇恨而只能强化一样,自我评判也无法停止自我评判。


消除自我批评的最佳方式是理解它,

对之抱以关怀之心,

并代之以更为友善的反应。


通过让自己感动于自我批评时所经受的痛苦可以增强自我疗愈的欲望。在漫长的自我批评之后,我们最终会决定: 够了够了,该是结束自虐式痛苦的时候了。


值得庆幸的是,我们实际上还给自我提供了渴望已久的安全感和充实感。我们开始意识到,弱点和不完美是人类共有体验的一部分。


我们能体验到与其他生命过客间的联系,他们与你一样有不足和脆弱的一面。与此同时,对自己优于他人的需要也会释然。我们已能看透自利式的扭曲,只不过是鼓吹了自己、贬低了他人而已。


难道有人愿意仅仅限于“ 完美”的标签之下?纵情于人的全部体验之中岂不是别有一番趣味?相比于把自己局限于追求完美理想的牢笼里,为什么不拥抱生活本身,不论是喜是忧?


若我们就此放任自己会有什么风险吗?

我们可以发现幸福,

只要跟随着生命的流动,不要乱了节奏。


自我关怀可以让我们以一颗明智和包容的心探索湍急的生命之流。



加入收藏(0人气)
分享到:
访客留言